怎么破?手机慢&流量多&电不足...超2千万消费者手机被植入了木马
时间:2020-12-20 17:53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火爆的判决书
庚子年,刚刚进入到12月份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的1封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事判决书,在网络上火了
该判决书显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深圳市致璞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佰策科技有限公司勾结,通过黑马平台向消费者手机植入“拉活木马”,并开展“拉活”业务28.84亿次,非法获利近2785.28万元人民币,迄今已经收到北京佰策结算的“拉活”费用近842.53万元。
判决书同时显示,该“拉活”业务涉及金立牌手机至少26518921万台,其中自2019年4月以来,每月拉活覆盖设备数均在2175万台以上。

什么是“拉活木马”
“拉活木马”是一种在手机内植入的木马病毒,可以在手机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拉活”某些手机应用,最终达到拉活APP、非法赚取费用的目的。一旦我们的手机中有了这种木马,我们知不知道、下不下载、用不用某些APP都不重要,木马会悄悄替我们下载这些APP,并在后台打开这些APP,还会自动点击APP里面的广告,从而执行对指定APP的“拉活”。
可以说,“拉活”会严重影响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该判决书一经公布,舆论大哗,纷纷担忧自己的手机及信息安全,感叹人心不古。

判决书显示:2019年10月份,上述“拉活”业务涉及金立牌手机近2652万台。在该判决书中,除金立牌手机之外,并未提及其余品牌手机曾被植入过相关木马。

为何仅金立手机中招呢?企查查平台数据显示,深圳市致璞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投资的一家企业,持股比例达到了85%。

原来,金立是涉案公司的大股东。这下就清楚了:金立卖给用户手机,然后再给用户手机里面植入木马病毒,让用户给自己的子公司当做肉鸡。这是什么骚操作?

无良企业骚操作
这种骚操作早已不是金立手机的第一次。早在2018年投诉通平台就收到集体投诉,反映金立手机后台启动各类APP、内置各类APP推广代码、强行进行广告推送、劫持复制粘贴功能等问题。
早在201年,我平台就收到关于强行绑定开机广告的投诉。像山东消费者谢先生的投诉:




魅族手机也涉案

12月5日晚,魅族官方微信发布回应,称“魅族坚持合法经营,未参与相关非法事件。”

魅族最近几年的发展也不太好,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本文就不再赘述了。虽然笔者不是魅族用户,但笔者很尊重魅族的设计理念和产品文化,希望魅族能够坚持自我、提升核心能力、重视产品质量、倾听用户声音、重视用户信息安全,千万不要步入金立的后尘。

虽然法院依法作出了判罚,但与致璞科技之前一年2000多万的获利相比,网友普遍认为判罚得太轻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认为“拉活”是广告行业潜规则,“存在即合理”。还有某些所谓微博大V公然发声,认为媒体将拉活定性为手机木马是在制造对立、引发恐慌,还表示“拉活是制造假数据骗取应用商的费用,跟消费者没有任何关系,不会涉及到用户的财产损失”,同时认为判决书有些“误会”、魅族等厂商“无故被带上挺冤的”。
咱们就不说法院的判决里面已经使用“拉活木马”的字样进行案情描述、法院白纸黑字的正式判决是否存在“误会”、魅族等厂商被“无故”带上冤不冤,就单说用户手机被“拉活”这个事儿。用户自己的手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拉活”,跟用户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关系?用户的信息安全有没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会受到影响?用户手机在被执行安装APP、运行APP、点开APP广告等等“拉活”任务的时候,耗不耗费用户的手机流量?费不费电?用户的话费和电费难道是你给充的?
笔者不敢妄言这位大V所提及的媒体“要不要脸”,但笔者心里阴暗的揣测,这位大V的屁股应该是坐歪了。
笔者认为,深圳致璞科技有限公司的做恶程度比某通等快递公司、某豪等连锁酒店的信息泄露事件更加恶劣。某通、某豪泄露的信息最起码是通过他们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便利性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用户丢失的信息。而这些所谓的科技公司却是直接侵入用户的手机、APP,盗取用户信息,甚至还使用用户的资源为自己直接谋利。像是一个强盗侵入到用户家里,看了不该看了,用了不该用的,拿了不该拿的,最后再告诉你这事儿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当我们的手机越来越慢、流量嗖嗖飙升、电量总是不足,我们原以为是自己的手机质量差、是信号不好、是自己没钱买更好的手机,却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个“产业”和这么一条“行业潜规则”。
而正是由于这些所谓的产业链、潜规则的存在,再通过深圳致璞科技这类公司的辛勤努力,才让用户隐私裸奔、大数据杀熟成为司空见惯、理所应当的事儿,他们这种理所应当的思想根深蒂固。笔者衷心希望他们在法庭上仍然可以恬不知耻地说出“这都是行业潜规则”来为自己开脱。
今年2月份,360安全大脑发布了《2019年Android恶意软件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9 年全年,360安全大脑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180.9万个,平均下来每天5000个。在移动端新增恶意软件类型分布方面,资费消耗类与隐私窃取类占比分别为46.8%和41.9%,是横行无忌的主要恶意软件类型,其次是远程控制(5.0%)、流氓行为(4.6%)、恶意扣费(1.5%)、欺诈软件(0.1%)。成为横行无忌的主要恶意软件类型,其次分别为远程控制、流氓行为、恶意扣费和欺诈软件。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笔者再絮叨几句、给广大手机用户提个醒,不论你是安卓用户还是IOS用户,都建议大家:
1.不点击不明链接;
2.不要浏览黄赌毒网站;
3.不告知别人验证码;
4.不任意给APP开放权限;
5.安卓手机不要随意打开“开发者模式”;
6.不到路边小店刷机;
7.不使用不安全的充电宝;
8.定期查杀病毒。
关键字: